麻城芭茅河:奏响“两山”转化新乐章
03-24 08:30
仲春时节,芭茅河水库在晨光的轻抚下,波光粼粼,宛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之间。河岸两侧,金黄的油菜花海随风摇曳,与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谁能想到,这片曾经生态脆弱的流域,如今实现了华丽转身,生态、产业、治理协同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奏响了绿色发展的“最强音”。过去,芭茅河流域水质不稳定,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麻城市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为指导,打出“生态保护+污水治理+水系畅通”的组合拳。在水库管理上,全面收回养殖承包权,推行生态养殖与“人放天养”模式,借自然之力净化水体。同时,对流域重点水域实施24小时视频监控、每月水质监测,实时掌握水质动态,守护水体健康。“厕所革命”全面铺开。借助“接户管网+大三格厌氧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工艺,实现雨污分流,无需动力即可运维。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农业灌溉标准,既削减了污染,又让水资源循环利用,一举两得。水系畅通工程成果斐然。通过河道清淤拓宽、补种植被等设施,水体生态被充分激活。如今,水库水质稳稳保持在二类标准,下游水质也稳定达到三类,水环境质量实现质的飞跃。河水清澈见底,河岸绿树成荫。春日里,油菜花海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消失十余年的白鹭成群回归,或轻盈掠水,或悠然栖枝,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芭茅河流域抓住“乡村产业振兴”契机,推行油菜、菊花轮作模式,探索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春季,将旅游理念融入油菜花种植,打造油菜花海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随着游客增多,村民们敏锐地捕捉到商机,自发开办农产品展销点、农家乐等业态经济。垸内蔡大姐的农家乐周末常常爆满,她笑着说:“游客就冲着咱这儿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来的。”生态红利持续转化为经济红利,村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越来越富足。乡村振兴,治理是关键。芭茅河流域聚焦“房前屋后”“田边道旁”等重点区域,大力清理杂物垃圾,村庄旧貌换新颜。近50栋房屋统一立面改造,白墙灰瓦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村里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党员干部带头清理河道、维护设施,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环境治理。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刚自豪地说:“大伙都把保护环境当成头等大事,村子越来越美,生活也越来越舒心。”从生态修复的涓涓细流,到产业升级的澎湃浪潮,再到治理创新的智慧火花,芭茅河的华丽蝶变,宛如一幅绚丽的生态画卷,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它以自身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描绘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让当地群众在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张丽婕、来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