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2日)
《人民日报》8版报道了
湖北省麻城市第四初级中学福田河校区
支教工作者甘旭
十几年来
在他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
有60多名学生最终走出了大山
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

“三支一扶”计划开展以来,五十多万名高校毕业生扎根乡村,开展支教、支农、支医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在奋斗中书写青春华章,在奉献中成就事业。2006年“三支一扶”计划开展以来,5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扎根乡村,开展支教、支农、支医等服务。2024年,“三支一扶”计划拟招募3.4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相关服务。带领山区孩子走出大山,成就精彩人生;向农民传授农业技能,助力增收致富;为村民看诊送药,守护村民健康……在乡村的广阔舞台上,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青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本期视觉版聚焦几位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青年,感受他们身上的青春与活力,记录他们服务乡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故事。湖北省麻城市第四初级中学福田河校区支教工作者甘旭——

“加油,带球跑起来!”下午两点半,湖北省麻城市第四初级中学福田河校区足球场上,甘旭大声喊着训练口令,学生们灵活地带球,绕着黄色的训练标志往返跑动……2009年7月,甘旭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选择回到母校——麻城市第四初级中学福田河校区支教。
麻城市第四初级中学福田河校区是一所位于大山深处的农村学校。最初,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一些体育课程很难开展。甘旭说:“在支教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喜爱足球,可又缺乏专业的足球训练,足球技能基础相对薄弱。”于是,甘旭根据学校场地开阔的情况,建议学校开设足球课程,同时主动兼任全镇各学校足球教师,不断到各个学校开展训练和讲课。
“选择了大山,就不能怕吃苦,要脚踏实地工作,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甘旭说。十几年来,在他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有60多名学生最终走出了大山,迈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