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麻城人】叶代启:全“滤”以赴 守护蓝天白云

11-03 11:10  

图片

一代又一代麻城人,秉承“忠诚勇毅,敢为人先”的麻城精神,勇敢闯荡,奋力拼搏,他们中有政界精英、商业大咖、专家学者、科技达人……他们是麻城新时代的代言人。为深度展示在外麻城人士的创业历程和故土情怀,激励引导本地麻城人创新创业,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天下麻城人】全媒体访谈栏目,探访在外麻城籍创业人士,展现麻城在外儿女成长和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为家乡人们增添一份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和发展动力,为麻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图片

图片

个人简介

图片


叶代启,麻城市中馆驿镇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大气污染控制广东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主任,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环境装备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研究方向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 (VOCs)减排控制政策研究;VOCs排放特征、排放清单及其反应活性究;VOCs、机动车排气、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VOCs的非热等离子体及催化净化技术研发等。



叶代启:全“滤”以赴  守护蓝天白云


他,创立了基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物质流的源分类分级方法,系统建立了我国长时间序列认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开发了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和装备,为蓝天白云拉起“过滤网”,为国家环境保护贡献自身的力量……他就是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麻城籍科学家叶代启。


图片

机缘巧合  成就学业

图片

“我出生在中馆驿镇一个小村子,从小学到初中,在麻城上学7年多,后来在黄冈中学上高中。上学的时候,我就对数理化这些学科特别感兴趣,成绩也比较好。在我们那个年代,大家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高考的时候,我考出了黄冈中学第十八名的成绩,当时想法比较简单,只想逃避湖北冬天寒冷生冻疮的折磨,又听家中伯父说南方的冬天比较暖和,我就果断选择了华南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叶代启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


当时,原本自己喜欢的是物理学科,想报考的是无线电相关专业,但因为当时去湖北招考的是化工类的老师,阴差阳错地服从分配,报考了基本有机化工专业。虽然不是自己最想报考的专业,但是能够在一所优秀的学府学习当时全国的重点稀缺专业,他心里也是充满自豪的。同时,他也深知涉足这个领域,对于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决心和毅力。


图片


除了课堂学习,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实验和项目,以此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他经常在实验室里开展研究,一待就是一整天,不断尝试新的实验方法。华南理工大学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在这里,叶代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他们共同探讨学术问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优秀的老师指导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熏陶下,他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1984年,他考取了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得以继续在专业的领域中深耕细作。


图片


在研究生生涯中,学校的实验设备、材料和场地等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尽管这些限制给叶代启的研究带来了一些挑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他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了一系列实验技能和方法,成为了一名“多面手”。


“画图、设计装置、制造装置、电焊都要我们自己动手,这不仅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我们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动手实践,我也因此更好地掌握了更多相关技能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叶代启依然历历在目。


那时候,叶代启也才20多岁,为了查找文献、购买药品,叶代启甚至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从广州去往北京、上海等地,虽然付出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锻炼和成长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他可以更好地掌握学术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为自己的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正所谓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份努力,总会慢慢绽放光彩,终于,叶代启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去往海外访问学习的机会。1988年,在导师的鼓励与帮助下,叶代启前往日本名古屋大学进行学习。


在国外,叶代启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语言障碍、文化差异、陌生的环境等等,都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是,他并没有退缩放弃,依然保持着刻苦学习的态度,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和知识面。1990年,他学成归国,在这个大舞台上,他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图片

敢为人先  坚守初心

图片

由于他的专业背景,叶代启在研究中尤为关注有机污染物,他紧跟社会的发展,一直致力于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防治研究。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了解到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这些污染物可能来自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家庭垃圾处理等多个方面,对生态系统、食物链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他决定将有机污染物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探索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和影响。但是研究VOCs的防治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投入,以及持续的努力和创新。


“大气环境质量要从排放做起,VOCs的排放特点是无组织、逸散的,收集和治理难度都很大,显示度又不高,又面临资金和人员的困难,而且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比较早从事VOCs的防治,这一研究领域很小众,大部分研究人员都是做国家更重视的其他项目,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面临许多困难。” 叶代启坦言。


图片


“但是我们坚信VOCs的防治研究是我们国家长期的重大需求。”他还是信心满满。叶代启知道,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必然的。因为研究本身就是在未知的领域中探索,每一个阶段都可能遇到预料之外的问题和困难。而他,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认知。有时候,他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研究的关键阶段,每一个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研究的进展和结果,但每一次他都会选择迎难而上,用毅力和智慧去攻克每一个难题。正是这样的精神,让他在学术研究中不断前行,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图片


凭借“忠诚勇毅、敢为人先”的麻城精神,叶代启和他的团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满怀对VOCs防治研究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他们始终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叶代启及其团队开发的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广至全国120多套,案例超过300项,还创办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经过近40年的坚守和努力,叶代启和他的团队影响力在不断提高,他们的努力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赞赏,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也因此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VOCs防治研究事业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环境、维护人体健康,还在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社会福祉。


图片

乡音乡味  满“心”期待

图片

“我父亲在老家,前不久我还回到麻城,现在交通很便利,回去一趟非常方便,工作时间比较忙我就没时间回去,但是每逢春节、暑期和清明节我一般都会回去一趟,家里的长辈们会在一起聚一聚……”谈到家,叶代启脸上露出愉快的表情,“这些年家乡的变化真的很大,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说麻城的发展一直都是紧跟国家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瓦屋成高楼、泥路变通途,厕所环境大改善,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显著提升。”


图片


回忆起三十年前的麻城和现在的变化,叶代启深有感触,“我父亲以前在城区上班,我会从中馆驿镇骑车到市区找他,我记得那时候麻城市区还只有几条街道,现在明显市区面积扩大,人数增多。以前路上骑自行车的多,现在几乎都是开小车的,路也修得宽敞整齐。通往我们村的小路也是修得又漂亮又整齐,这些年,听说麻城践行‘五共’发展理念,我们村子里的房屋错落有致,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让人感到十分舒适和宁静。村子里的空气清新宜人,没有污染和噪音,让人感到十分舒适。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不得不说,麻城这些年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改的是乡音,不变的是乡情,这也是最让我牵挂的......”谈起家乡麻城,叶代启有很多话说。


便捷的区位交通,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资源优势,叶代启对麻城的发展和未来充满期待。“麻城人民忠诚勇毅、敢为人先,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希望麻城在全省争先进,早日实现挺进百强的目标。在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好青山绿水,守护好蓝天白云,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心中所向不负热爱,一身所得不负年华,叶代启教授以国家环境保护为指引,以勤奋为灯,照亮科研之路。在未来,他一定会步履坚定,不断向更精深处探索,不屈地奋斗,坚定地前行,行稳致远地走在自己热爱的科研道路上,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采写: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商义东 袁朝高 郭玲 罗晓光 吴雨婷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综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