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链补链强链——麻城三河口镇特色产业发展观察

10-27 11:06  

图片


“这4箱香菇酱今天晚上9点前要送到武汉运输站,不能耽误出口进度……”


“上海厂家又下单了10万‘菊艾’小悬灸订单,我们生产线要抓紧了……”10月25日,在三河口镇生态林特产业示范园,各个厂房内的工人正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近年来,三河口镇积极探索以供应链思维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特色农业突破性发展,全力探索将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等资产资源充分转化的三河路径。


图片


从卖家到买家


“以前我们三河群众卖的是中药材原料,收购价格起伏不定,导致农户种植比较保守,现在建立产业园,并引入加工企业,不仅我们自己的中药材销路有保障,还要向其他地方收购原材料,而且价格很‘爱人’。”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董晓丽介绍。


在过去,野菊花、艾草、香菇等林特产种植因产品单一、管理粗放、附加值不高等原因,只能作为原材料被外地客商低价扫货。


为充分找准山区乡镇特色化发展定位,围绕三河口林特产业做结合文章,该镇自2018年起按照“一园一点四企业”的产业布局,结合产业发展供应链思维,投资1.2亿元建设占地面积600亩的生态林特产业园,集产业种植、产品研发、产业加工、产业销售于一体,目前是麻城规模最大生态林特种植示范基地。


为健全产业链条,该镇引进和培育在产业链中具有核心地位的农产品企业,并以之为基础进行辐射与延伸,从而逐步建立全新的产业发展链条。现在,该园区已引进湖北艾合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千菌味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裕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麻城三农专业种植合作社等四家企业,每年收购镇内野菊花蕾200吨、野菊花茎叶100吨、艾草50吨、香菇150吨、灵芝22吨、灵芝孢子粉17吨。同时,为保障产品生产需要,每年向周边县市收购香菇、艾草等原材料300余吨。


从卖药材到卖健康


“这款‘菊艾’阴阳小悬灸是我们研发的新产品,在艾绒中添加了菊花精华,能降低艾灸时的燥性,更好的温经通络。”湖北艾合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丁保坤说。


近年来,该镇依托企业支撑,扩大野菊花、香菇等示范种植规模,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为充分发挥林特产品功效,深化推进一产二产融合,产业园区设立专家工作站、科学技术协会,与湖北工业大学、江汉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专家教授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把专家教授请进田间地头,以科技支撑“产业振兴”,用技术武装“新农人”。


通过校企联合,湖北艾合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生产菊花加工制品膏贴类、悬灸类、浸泡类、熏蒸类产品30多种,还研制出了集智能化和自动化于一体的灸疗仪、灸疗机器人,已申报专利200余项。


从万家种到万家用


野菊花主产地就在三河口镇,平均每户种植1.2亩。经江汉大学等专家在镇野菊花基地充分调研试验,今年10月,发布《麻城野菊花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这是首个野菊花技术标准,打响了三河口镇林特产业特色品牌。


在产业园区优化产业链结构后,该镇抓住创新发展机遇,将野菊花、艾草等原材料转化成新产品,不仅提高了药材的经济效益,也更便捷的让更多人使用受益。湖北艾和菊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开拓销售市场,建设并完善了产品线下体验馆、电商物流园等配套设施,成立126人的销售团队,通过“网络+实体”方式,在线上开通天猫、拼多多、抖音等各大网络销售平台,线下实体在武汉、江苏、浙江、广东、北京招募代理商50多家,通过全方位销售途径打造了“阴阳”小悬灸、艾锤、空气清新器等“网红”爆款产品,仅小悬灸单品平均每日销量能达到2万个,年产值预计达3600万元。


图片

同时,湖北千菌味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出口菌菇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目前平均月出口额达100万美元。


截至目前,该镇种植野菊花面积约2万亩,香菇约300棚,天麻3000亩,玉竹3000亩,灵芝150亩,油茶约1.2万亩,各类林特产值约1.6亿元。




相关阅读